晚报讯 (记者许莲 通讯员李爱学 赵丽亚)近日,在张店区一家建筑工地务工的河南农民工王某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全身乏力、咳痰带有血丝等症状,到市八院呼吸科检查后确诊为肺结核。市八院呼吸科孙桂芳主任就此提醒广大务工农民朋友,要增强防病意识,不要忽视早期结核症状,一旦发现异常要尽早去正规专科医院检查治疗。
早期症状不容忽视
孙桂芳介绍,一般来说,结核病人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的症状,如咳嗽、咳痰等,后逐步伴有胸痛、胸闷、咯血等症状,当体内结核菌数量较大时,才会出现全身症状,如乏力、低热、面部潮红、厌食、消瘦等,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,个别特殊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疼痛等各种各样不同的症状。
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很多患者并不在意,直到出现全身症状时才会到医院诊治,往往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。孙桂芳建议,当人们发现有咳嗽、咳痰等症状,并持续3周以上时,最好到医院检查,以排除被结核菌感染的可能。
科学防治结核病
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。今年的主题是“控制结核人人有责——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”。专家表示,由于农民工生活环境、就医条件和自我保健意识较差,农民工得肺结核病的几率比城市居民要高很多。因此建议农民工要多学习,了解科学防治结核病的知识。
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,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肺结核病人;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相关检查;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;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;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。此外,人们还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专家表示,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不间断地服药,95%以上的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。由于结核病的治疗需要时间较长(一般为6至8个月),而且必须多种药物联合,为避免漏服药而造成治疗失败,病人每次服药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视下进行,目的是让病人全疗程不间断服药。如果病人感觉病情好转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坚持服药或断续服药,不但不能治愈肺结核,而且容易造成耐药性,病灶不能治愈,痰中结核菌无法消灭,导致无法彻底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