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别人不愿做的,市八院做了,别人做不到的,市八院做好了。”这是近年来社会上对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发展历程最朴实的评价。
市八院近年来能从日趋饱和的医疗资源中实现特色突围,靠的是先进的管理理念、卓越的精英团队,尤为突出的是系统化的高科技。
20个第一背后的大慈善主义
市八院的百年历史在淄博市医疗界已属绝对权威,其高科技现代化的综合实力更是有目共睹。
自1919年购进山东省第一台X光机,开启了山东省高科技医学设备的历史,到如今开展先心病手术数量和100%的成功率居全市第一,成为淄博市首家“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先心病救助定点医院”;成功开展山东省第一例颈动脉内膜剥脱及血管成型手术治疗脑中风,成为山东省第一家“全国脑中风防治基地”;再到引进山东省第一台热断层扫描健康体检系统;筹建了鲁中地区规模档次第一的中华慈善援助血液透析净化中心,引进首位医学博士的百年突破。作为鲁中地区第一所中华慈善医院的八院,已然用先进的科技与实力在发展道路上创出了20个沉甸甸的“第一”,扛起了大慈善这面大旗。
“慈善是一个系统工程。不仅仅是简单的低价让利和无限爱心,更多的是需要有承载爱心的实力。”市八院院长段明福告诉记者,“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中不乏爱心救助之类的善举善事,但这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慈善。中华慈善医院的挂牌,让八院更有能力筹备国内乃至国际善款,整合医疗资源,为淄博市百姓提供源源不断的医疗救助。同时,它也鞭策我们不能将慈善停留在淄博水平,要向国际看齐,进一步发挥、发扬大慈善主义。让淄博人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国际水准的医疗服务。”
做别人做不了的和不愿做的
2004年铁路医院改制。2006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,面对需要全面整改的八院,他们提出了“做别人做不了的、别人不愿做的”这一发展定位。
2007年,经过多方考察,八院向医学难题脑中风发起攻势。期间北京阜外、安贞等知名医院的权威专家多次到八院会诊、讲学。2008年11月23日,八院脑中风防治小组,成功为一名82岁脑中风瘫痪老人马长春实施了手术,让其重新站立起来,并自主行走、言语清晰,连多年的耳聋也因为手术得到了治愈,创造了医疗界奇迹。2009年5月15日,卫生部“全国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山东基地”也正式落户市八院。
发病率占总人口6‰—8‰的先心病,由于手术风险很大,一度被很多医院绕行,市八院却以半年内11例先心病手术100%成功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目前,先心病已成为市八院颇具优势的特色项目,已成功开展先心病手术50余例,而心脏瓣膜置换等开胸和介入心脏手术的开展,也进一步丰富了心脏外科的实力。2009年10月,市八院被确定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“天使阳光”先心病爱心救助项目定点医院。
先心病、脑中风因手术风险大,利润微薄,很多医院要么不具备技术实力,要么不愿意去做。八院却充分展现了迎难而上的潜质,并对业界普遍认为“好看不好吃”的慈善品牌执着出手。
2009年底,市八院被认定为“中华慈善淄博医院”,承担起“百年医院 慈爱奉献”的大任。中华慈善总会血液透析、特色肿瘤治疗两大中华慈善援助中心已落户并投入使用。血透中心现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血透机36台,规模和档次踞鲁中之首。肿瘤中心则打破多年来放化疗、手术等传统疗法,采用热疗、离子导入等“绿色疗法”,开创肿瘤的无创、微创治疗。成为了淄博市五大影像设备的强势基地,拥有了全省第一台热断层扫描系统,对于癌症、心血管、脑血管三大危害人类死亡疾病,做到了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,实现了功能影像学和中医经络学在健康体检中的完美结合。
政绩就是为百姓办实事
“我们的政绩就是为百姓办实事,为政府解难题。”这简单质朴的一句话,却是段明福为八院慈善工作指明的方向。
近期,八院将开展赠送心脏瓣膜公益活动,为在本院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每人赠送心脏瓣膜一副。在此之前,八院每年都拿出300多万元,资助全市贫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;为先心病手术的孩子减免部分手术治疗费用。再加上中华慈善总会、红十字会提供的专项救助基金,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经济压力,缓解了当前“看病难”、“看病贵”、“重大疾病看不起”的医疗现状。
“每一个医疗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工程。需要社会各界强大的支持,尖端的设备,纯熟漂亮的手术,医护力量的相互配合。”段明福告诉记者,“医院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、市卫生局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,下一步,八院要继续提高管理水平、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素质,更好地为百姓做实事。中华慈善医院的挂牌,是荣誉,更是责任。医院一定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用科技见证慈善力量,向现代化高标准的一流医院不断迈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