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首批3名第一村医中,骨科医生杨宁涛面临的困难相对大一些。
目前,杨宁涛和两位同事一起住在四宝山街道办卫生院的宿舍里,而他工作的地方在10公里外的彭官村。彭官村临近黑铁山,有村民860余人,其中老人就有233人,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村里条件比较差,连个卖饭的地方也没有。为了随时满足村民们的看病需求,杨宁涛早上买好饭带到村卫生室里,中午随便热一下就吃掉,晚上回到卫生院才能吃口安稳饭。
除了生活上,杨宁涛家里也有些困难。他家在距离彭官村30公里外的张店区南定镇,新婚时间不长,老父亲前一阵子还做了大手术,正是家里需要人的时候。当他主动提出参加第一村医活动时,妻子不太乐意,但最终还是让他来了。
杨宁涛自任第一村医以来,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家庭医师签约及健康档案统计上,并挨家挨户走访调查,只有掌握真实的数据,了解了村民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地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工作重心。
一上任,杨宁涛就发现村里的工作和他在医院里差别很大。平时在医院里,前面的病号如果不快着点,后面的人就会进门催一下,而来看病的村民可能和他聊上半个小时还没聊到病情,等着的人一点也不着急。杨宁涛习惯了拿手术刀,但村民们都是来看常见病的,基本需求是开药打针量血压。这几天温度低,感冒的人比较多,都跑到卫生室输水,起初杨宁涛每给两个人打针就会造成一人鼓针,好在大家也不在意,后来做护理工作的妻子也来帮忙,没几天他的手法就熟练了很多。遇到不熟悉的病症,杨宁涛就给医院其他科室打电话,根据专家的指点对症下药。
刚来那会儿,村民彭大爷发烧了整整一个星期,在卫生室里打点滴,突然出现了咳血的症状。彭大爷很紧张,就跑到四宝山街道办卫生院拍了片子,带回来给杨宁涛看。片子显示老人的左肺上有阴影,但不像是恶性肿瘤。彭大爷觉得天要塌下来了,整日惶惶不安,他的子女在外地,老伴儿不识字,村里也不通公交车,去市里的医院不方便。杨宁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,亲自开车带彭大爷夫妻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,并将检查结果交给了肿瘤科王雷主任。王雷主任阅片后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,并向彭大爷夫妻详细解释病情。事后,杨宁涛又开车把他们送回彭官村。彭大爷消除了心理阴影,增强了生活的信心,还是像以前那样爱说爱笑了。
对于驻村工作,杨宁涛有清醒的认识。在他看来,受条件限制,彻底改善村民的健康状况不太现实,但要尽自己最大努力,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。上周村里一位老人的肩周炎发作,疼得手举不起来,脱衣服都脱不了。趁着周末回城休息的工作,杨宁涛自己掏钱从医院里买了药,回来给老人打了封闭。后来老人告诉他,能脱衣服了,但还是有点疼。在这件事的处理上,清晰地体现了杨宁涛的工作思路。